澳門藝穗節:全城舞台,孕育創意
(作者:莫兆忠,摘自《新世紀澳門華文劇場》)
澳門藝穗節(Macau Fringe Festival )的主要策劃人許國權曾以“一條牛仔褲”來形容這個以“創意”為前提,一直爭議不斷的藝術節日,“人們覺得它不夠得體,很粗糙,難登大雅之堂,但卻是很多人都愛穿它,甚至成為有名的品牌”。1999年開始的澳門藝穗,除了2006年和2008年停辦過外,每年均由民政總署主辦。
澳門藝穗節從英國愛丁堡藝穗節Edinburgh Festival Fringe和法國阿維儂(Avignon)藝術節中取經,主辦單位對藝穗節(Fringe Festival)的詮釋包括以下五個特點:
1)創意
2)發展現代藝術
3)反映當代生活和心態
4)市民的參與
5)本土城市的特色
“1999年是新舊世紀交替的年代,前澳門市政廳於1999年首辦‘澳門藝穗1999’,以‘歐洲小劇場視窗’為題,初次試辦,邀請了不少具創意的歐洲、亞洲及本地青年藝術家,當中不少節目突破演出空間,演出地點包括大橋、巴士內、阿婆井等,令人耳目一新,吸引了中、港、台傳媒的注目。”[i]
澳門藝穗節對自己的定位是:“對內強調的是創意、開放、啟發、思考;對外強調的是城市形象,未來文化發展,節目選擇應要新穎;並具高瞻遠矚的眼光,為澳門特約製作;邀請的藝術工作者,未必是‘名牌’,卻儘是具創意和潛質的一群”,並“期望可創造一個屬於東方的‘愛丁堡藝穗節’”。澳門藝穗節於2006年停辦一屆後,2007年改由民政總署主辦,邀請民間團體澳門音樂力量、澳門民歌協會承辦,2008年再停辦一年,接着2009年和2010年都由澳門音樂力量承辦。從2009年開始改名為“澳門城市藝穗節”(Macau
City Fringe Festival),更強調“藝穗”與“城市”的關係,也避免與另一民間藝團“澳門藝穗會”造成混淆。
如果,澳門藝穗節要在澳門藝術史上找到某種定位或意義,那便它對“小劇場”與“環境劇場”的推廣和反思。1999年的“歐洲小劇場視窗”是小劇場作為論述的一個開端,而2002年的“全城舞台”則是澳門環境劇場(或“據點創作”Site-specific art)首次大規模的出現。
全城舞台,生活藝術
2002年,澳門藝穗節首次提出“全城舞台,生活藝術”(Site-specific or City-specific)的口號,“這概念源自英國愛丁堡藝穗節或法國阿維儂藝穗節的拼合概念。”其意思是“將整個節慶的表演舞台概念放於全城,所有表演強調與地點(site or city)整合,以突出澳門小城的風貌,並激發居民的好奇心、慾望、創意”,在表演特色上“脫離劇院的傳統框框,上山下海、入舊墟、進民區,這是在表演藝術上的特色定位。它能為澳門建立一個獨特的形象,有別於鄰近城市”[ii]。
自1999年起,澳門藝穗發掘了不少有意思的公共演藝空間,例如1999年有在公共汽車上演出的《巴士奇遇結良緣2001》和在澳氹大橋上演出的《舊橋上夢遊的日子》;2000年有現已改建為新葡京的南灣工人球場一系列演出;2001年有文化中心外人工瀑布的《拾遺記》和從崗頂劇院、阿婆井、媽閣廟到議事亭前地的流動劇場《綿羊仔咩歌劇》;2002年有青洲修道院遺址的《呼與吸的傳與奇》;2003年則有氹仔小潭山眺望台上的《冇眼睇》。有些演出不但將公共空間變成表演場所,還關注到空間所盛載的集體記憶與文化意蘊,讓藝術作品因生活場景而發生,展現出本地劇場中少有的本土性。好些藝團從多次參與藝穗節的經驗中,突破了自身的創作模式,又或逐漸建立起自己的創作路向,例如石頭公社的舞蹈劇場在藝穗節中一次又一次的豐富與結實起來,1999年他們的《舊橋上夢遊的日子》於澳氹大橋上進行環境表演,因為橋邊的裝置被相關部門禁止,最後唯有將演出形式改變,令本澳開始了有關公共演藝的論述;然後多年來,石頭都在藝穗中發表了更多令人驚艷的環境演出,如在舊工人球場乒乓球室演出的《今天天氣很好》、文化中心人工瀑布上演出的《拾遺記》,以及在南灣上演的《南灣湖的金魚缸之盛世危言》,都顯示了藝團對表演空間與創作命題的融合性,以及風格化的劇場美學。
藝術工作者及藝術作品的成長,很需要參與者的主動爭取和空間的開放,澳門藝穗無疑在當中擔當了孕育和鼓勵的角色。
新世代出爐
由民間藝團承辦後,澳門藝穗節開放出更多些讓小劇場、新晉創作人發表劇場實驗的機會。2007年的“新世代實驗室”開宗名義以新世代、實驗為對象,最後共有四個小劇場作品參加,觀眾同一晚在牛房倉庫的不同空間中上下遊走,見證了澳門實驗劇場的新力量;2009年城市藝穗中的“異想實驗室”可說是這個“新世代”的延續。“實驗室”的原意是一個中性的空間,讓人在壓力較少的情況下試驗自己的新意念,可是由於澳門小劇場空間根本就無法提供這種中性空間,它大多都帶有很強空間性格,小劇場新晉要面對的不但是創作和觀眾,還有演出空間,這可算是澳門小劇場發展的局限,也是它不自覺地形成的特色。異想實驗室共八個劇目參加,在量方面肯定是大幅增加了,而其中有一半以上是首次擔任導演/編導的年青劇場愛好者,他們的創作雖然顯得稚嫩粗糙,未見有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,但卻讓人注意到一個澳門劇場的新社群經已出現,真正形成了一個“新世代”。
鼓勵年青人發揮創意,自然不可以用觀眾數字、即時回報和效益去衡量公共資源的投放。於是,澳門藝穗節便成了一個相對寬敞的平台,新世代實驗室與異想實驗室以開放報名的形式進行,為參加者提供演出場地、技術支援、售票、宣傳推廣及製作津貼等,對一些行政人員不足、業界中網絡未得以開展的初生團體來說,是很好的發揮機會。參加過的新晉劇場團體包括:葛多藝術會、1983劇場組合、點象藝術會、晴天娃娃戲藝坊、夢劇社、藍藍天藝術會等,都是近年澳門劇場中各具特色的新力軍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